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海外生产移转(4)
2016.02.26
第四回,本篇介绍Supply Chain Management(SCM)。
首先,先介绍SCM的定义。
本次连载说到的SCM,是为了将1制造地点内最优化的生产排程软件与复数制造地点&库存地点组成的供应链最优化的Supply Chain Management(SCM)。3层的解决方案分类,都属于计划系层。
现在,正式探讨SCM的3大理由
各位最先听到"SCM"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呢?
笔者是1996年。当时,笔者的客户企业中有位从美国直接转任到马来西亚的人。我记得从他那里,作为美国的最新情况,第一次听到以高科技业界为中心的SCM模型这个词。之后,认识了当时将亚洲太平洋地区总公司建立在新加坡的i2 Technologies(現在はJDA Software Group, Inc.旗下)。
当时的i2刚刚在NASDAQ上市,是家非常注重革新的企业。Managing Director(总经理)是华裔马来西亚人,Sales Director是泰国裔加拿大人,组织是非常亚洲化的。
1998~2003年之间的5年间,作为本公司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合作公司保持了协作关系。也有着力于不同的领域的名为e-Marketplace的SCM 的时期(2000年左右),但是i2 Technologies,与当时的竞争对象manugistics(现在和i2一样在JDA Software Group, Inc. 旗下)都对SCM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但是在此之后,除了一部分特定的业种之外,SCM最终没有成为被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案。
特别是在日本,只是风靡一时而已。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。首先是投资金额太大了吧。
如果想统一导入i2,manugistics的产品以及服务的话,当时需要近"上亿日元"的投资。就算是现在,能对SCM投资上亿日元的企业也不多吧。当然,这里并不只是投资额,能否得到与上亿日元的投资对应的效果是关键。
另外,对于日系企业来讲,很难接受当时主流的美资SCM供应商所提倡的"合理性"吧。美资制造公司最重视事业盈利性,有整合海外制造地点的倾向。日系企业则与其相反,重视长期业务的持续性,雇佣安稳,维持与进军的国家的良好关系,不轻易大胆地进行事业整合。
最初的风潮过去将近10年了,当时在书店的商务书籍柜台摆满的SCM书籍,现在都很少看到新刊了。但是,由最近日本制造业的业务环境的变化来看,不正是需要SCM解决方案吗?
首先,先让我们验证几个现象。
1.扩大在海外的生产
大概在进入2000年代后,日本开始以中国为中心向海外制造转移。这在物理上伸长了供应链的"长度(距离)"。相对以前一般是国内调配~国内制造~国内销售,通过扩大向海外的制造移转,不是超大企业也可以构成横跨多个国家的供应链了。这个现象并不是局限于日本制造业。在被称作"全世界的工厂"的中国,世界各国的制造业公司都在展开制造地点。
2.供应链的复杂化
供应链不只是越来越长,构成也越来越复杂。日本的家电制造商,将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所制造的零件,调配至东南亚的工厂进行组装,成品在美国市场进行销售,这样的供应链现在是非常普通的。虽说是日系制造公司,但是形成日本完全不参与的调配~制造~销售的供应链根本不稀奇。
供应链和SCP,APS之间的关系的例子
3.从单一的制造工厂转变为向当地市场的供给工厂
海外生产地点的角色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。以前的海外制造地点,顺从日本总公司的指示,最主要的目的是进行制造&出货。在工资较低的新兴国大量生产,面向先进国市场出货,是加工出口模型。
但是,现在的海外制造地点担任着面向进军的国家/地区的供给地点的角色。在泰国工厂制造的汽车,面向AFTA(东盟自由贸易区)诸国出口,在中国工厂制造的液晶电视,在中国市场销售,这已经成为普通的事情。
以前只是供应链中的一个成员为海制造地点,现在已经变成自己可以独自建立供应链了。是否能够迎合地域市场的需求,仅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市场所需产品的结构,是今后大幅左右企业价值的重点。
2008年10月开始的次贷危机还记忆犹新。之后,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景气逐渐扩大,2010年3月迎来期末的很多日系制造公司,为了减少期末库存,一齐踩了生产的刹车。以这次被称为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为契机,再次认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的公司也不少吧。
比如,担当成品制造的一个工厂,怎么踩刹车也不会连动供应链全体。这是因为现在的供应链又长又复杂。从供应链的下游到上游快速传达&共享信息,并付诸实际行动的结构很重要。
从此以后日系企业所需要的结构是怎么样的
那么,从现在开始,日系企业所需的"结构=SCM"是怎样的呢?接下来介绍几个条件。
1. 将多个制造地点,库存地点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架构.
构成供应链的成员横跨多个国家,制造着各种各样的产品。另外,不仅是制造公司,物流公司、仓储公司也是主要成员。这样就需要能够容易在多种多样的成员中插手的结构。
2. 累计部分优化实现整体优化的架构
有优化单个工厂内的排程(部分优化)和优化供应链全体的排程(全体优化)。让这两个容易冲突的排程同步的结构很重要。
3. 可以分阶段性的导入的架构
一开始就采用覆盖供应链全体的结构的话,会比较困难。需要可以在有限的预算内从力所能及的部分开始,阶段性地扩张的结构。
4. 针对投资见效快的架构
第1次SCM风潮的主角是高科技相关的制造业。频繁投入新模型,以产品寿命短暂的笔记本电脑制造为顶点的供应链,被捧为SCM成功模型。另外,短期间的需要增减浮动很大的半导体也是一样。这样的企业,可以说得到了上亿投资的效果了。
但是,从现在开始的SCM不可以再局限于某个业种或某些产品了,而是需要可以在制造业全体被广泛利用的结构。为了促进在更多的业种和产品中被利用,相对费用容易得出效果的价格区间也是很重要的。
喊着"产销一体"的口号,实现了生产·库存·销售数据的统一管理的企业应该也不少吧。但是,就算推进PSI(Production Sales Inventory:生产·销售·库存的调配活动),有效果的范围只局限在供应链的一部分。今后,制造地点的海外移转会更加活跃,可以预测出供应链将会更加复杂化。不再是以前那样企业集团内封闭的结构,而是需要制作包含供应链成员的开放的结构。